她是少儿频道的主持人金龟子,他则是新闻联播的主播王宁。
原本以为这类高学历父母养出的女儿会越发出色,超越前辈,可谁料到,结果却差点让她们的晚节不保。
女儿不光呛人吐口水,还敢回怼网友,这下90后童年的美好回忆彻底裂了。
一对璧人
曾经在国内的电视屏幕上,出现过这样一对搭档,他们的搭配本身就像一场精彩的表演。一个是活泼跳跃、嗓音清亮的“金龟子”,另一个则是端庄严肃、声调规范的“国脸”。
刘纯燕和王宁,一个是许多80、90后童年时光里的经典回忆,一个则代表着国家新闻的庄重与权威。
他们俩一个来自北京,从小就因为嗓门大、爱说话的毛病,在舞蹈班里和老师聊天时意外被发现了。
那位老师觉得这孩子的嗓门大,穿透力强,简直是个天生的播音员料,于是建议她去学朗读。就这么一转,竟然培养出了一位将来的央视著名主持人。
看起来,这个活泼的北京姑娘挺得幸运的。她被推荐去中央电视台的少年电视演出队,结果在那里遇到了赏识她的王明玉老师,真是遇到贵人了。
王老师带着她参加各种演出,不管是多么大的场合,她都一点也不紧张。之后,她又被推荐到央视译制部,为动画片配音,那特别的声音从此跟许多卡通形象紧紧相连。
高中时期的刘纯燕,在银河艺术团里已经算是小有名气了,甚至有人笑称她是“央视编外人员”。这个路子走得挺顺的,她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的播音系,毕业以后直接加入了央视译制部。
最后,她在《大风车》的舞台上因“金龟子”的扮相火了一把,还拿到了象征主持人顶级荣誉的“金话筒奖”。
而后成为她丈夫的那位,王宁,是个高大帅气的山东哥们儿。他的成长过程也挺直白,五官端正,嗓音有点磁性,感觉就像天生适合播新闻这行似的。
起初,他在青岛电视台展露头角,后来还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成了刘纯燕师姐那一届的学长。
毕业之后,王宁凭借出色的表现成功考取央视,那个让许多广播人梦想的舞台。他曾代班主持过《新闻30分》和《晚间新闻》,业务水平非常扎实,表现得挺稳当的。
从1989年开始,他正式站上了《新闻联播》的主播台,那张庄重的脸庞也就此成了许多人心中关于国家重大大事的集体印象。
一对璧人两种人生
他们的爱情故事,就像那会儿的电视剧一样,满是理想主义的味道,地点选在了北京广播学院的校园里。
性格活泼开朗的刘纯燕,刚开始还充当“月老”的角色,帮其他女生把情书递给那位帅气的师兄。
王宁追求她,刘纯燕想出个主意,说自己在山东老家已经有对象了。不过,缘分这玩意儿,挡不住啊,最终还是被刘纯燕那股子活泼劲儿给迷住了。从互相熟悉到走到一起,感觉就是这么顺理成章。
可爱情这东西,总免不了得面对现实的考验。
毕业以后,王宁回到青岛电视台工作,距离北京的那一端,一个在北京,一个在青岛,异地恋的痛苦再加上家长的反对,曾经让这段感情差点走到尽头。
王宁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他写信给刘纯燕的母亲,郑重许诺一定会努力争取调回北京,为他们的未来营造一个稳定的家。
为了早日和家人团聚,刘纯燕也是下了大本事,她主动报名去山区当支教,只为了争取台里“可以提一个要求”的政策,而她的请求,就是希望王宁能调到北京。
这份努力终于在1988年结出了果实,两人在北京举行了婚礼。婚后,他们曾有一段时间分隔两地,刘纯燕经常往返于北京和青岛之间,去看望丈夫。
这个家庭在外人眼里几乎完美无瑕,事业方面,他们都是各自行业的佼佼者,感情上,他们也成为克服重重困难的榜样。1999年,身为高龄产妇的刘纯燕迎来了女儿,叫王逸宸。
这小孩的出生,为这个所谓的“国民家庭”增添了最后也是最温馨的一块拼图。
当滤镜碎了一地
谁也没料到,本来被父母宠在手心的女儿,竟亲手打碎了这个家庭几十年来营造的完美假象。一切的变故,就发生在这个充满流量的社交媒体时代里。
一次家庭聚会,竟然成了引发风暴的导火索。
刘纯燕点了一份99元的经济实惠火锅套餐,这本来是个节俭的表现,可女儿王逸宸在镜头前直言抱怨母亲“太舍不得花”。
要是只是想法不一样还能算了,没想到接下来的场景却让所有网友都惊掉了下巴。
王逸宸抓起妈妈的水杯,竟然直接吐了一口,然后用筷子随意地搅拌了几下,再递回给她。
镜头前的刘纯燕,脸上露出一丝吃惊,不过犹豫了一会儿,她还是把那杯水给喝了。
事后,王逸宸随意地说,觉得跟妈妈共用杯子难免会有口水,这其实就是母女之间开玩笑的方式,“大家都这么跟妈妈玩过”。
不过在外人眼里,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开玩笑的范围,明显就是对长辈最基本的尊重和界限感毫不在意。而刘纯燕的决定,也被看作是一种毫无底线的宠溺和放任。
在另一段视频里,王逸宸因为丈夫说话声音稍微大点,就直接抬手打了他的脸。这种没给对方面子的相处方式,又让大家的关注点集中到这个家庭的教育问题上了。
如果说这些只是家庭里的乱象,那她对“啃老”的反应却彻底点燃了网友的怒火。王逸宸自己试图靠直播带货,但成绩实在是不理想。
于是,她叫上了母亲刘纯燕一起站台,借助“金龟子”的人气帮自己吸引关注。
遇到网友“啃老”的批评时,她不仅没觉得不好,还挺得理直气壮,回了一句:“我妈这么拼,不就是为了让我占点便宜吗?”
事情还没结束,她继续表达自己的看法:“我拼了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让我儿子能占点便宜吗?”最后,还带点挑衅地反问对方:“你多用点劲,让你的孩子也蹭一蹭不就行了?”
这番话就像闷雷一样,打破了大家对努力、独立还有感恩的传统看法。它直白地把父母的成功当成自己轻松享受的资本,还理所当然地为此辩护。
流量刺穿了体面
这次风波的焦点,早不只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更深层次地暴露了两代人之间的巨大差异。
“金龟子”的萌态可爱和“国脸”的端庄严肃,都在央视这个集中的权威平台严格把关下,打造出面向全国观众的完美形象。
他们的私生活,即使那段传得火热的爱情故事,也都经过挑选和润色,主要为了维护他们正面的形象。习惯了被人瞻仰,也习惯了分清公私界限。
但他们的女儿王逸宸,完全可以说是数字媒体的地道玩家。在她的世界里,媒介的玩法完全不一样。流量才是王道,吸引关注成了最重要的事儿。家里的日常琐事、个人的争议发言,甚至一些不合时宜的行为,都能变成数据和流量的关键料。
她试图用一种“私人空间里的真实”去抗衡“公共领域的规矩”。把吐口水说成“我们家就是这么玩的”,把蹭热度当作“理所当然”,这其实是一种有意识的、带点反叛色彩的“表演”。
这场在微博上搞的“主动秀”最后竟然变成了失控的局面。
女儿为了吸引关注,所谓的“真实”反倒把父母一辈子打拼出来的“面子”全都砸了。刘纯燕啊,曾经在电视上给无数孩子传递善良和美好的形象,一夜之间居然变成了“教女没方法”的反面例子,被大众看成了“教女失败”的典型。
她几十年苦心经营的职业声望和大家的好感,在女儿引发的流量风暴里迅速被耗掉了。
结语
刘纯燕一退休,理应过上安稳的生活,受到大家的敬重和怀念,但因为女儿的事情,反倒让她陷入了“晚节不保”的尴尬境况。
这不仅仅是个“星二代”教育出了差错的小插曲,更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它提醒着我们,名声和财富能为子孙后代带来丰厚的物质保障,可是,最根本的品行教育却无法由此取代。宠爱如果变成了毫无规矩的放纵,再闪耀的光环,也终究会被自己亲手制造的阴影所吞噬。
股票配资交易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