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完,根本吃不完”“日啖三百颗,合江荔枝管够”“交卷虽迟,颗颗满分”……夏日如火,荔枝绯红,泸州市合江县第34届荔枝文化旅游季即将开启,整个县城满满都是“大器晚成”的自信。从“一树挂绿惊天下”到现在遍地都是优质品种,合江县已把荔枝发展成了一种独有的地方符号。
多档接力晚熟“选手”亮相
7月13日凌晨3时,合江县符阳街道会青山村还是漆黑一片。71岁的村民张正芳带着背篓来到自家荔枝林开始采摘。此时,附近的荔枝林里也是灯光点点、笑声阵阵。
对于荔农来说,这是一个黄金时段,凌晨不仅凉爽,赶得上早市,升腾的水汽也可与荔枝的甜分充分融合,让其口感更佳。
另一边,新嫄家庭农场的负责人曾翼鹏也开始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来自各地收购商的电话接个不停。“明天有一个浙江的电商要过来,说是我们有多少量他就要收多少……”曾翼鹏话里带着痛快和高兴劲儿。
天逐渐亮起来,附近的荔农把一筐筐一背背的荔枝送过来,摆满了农场大院坝。等候在一旁的20多位村民迅速开始剔叶、分类、包装……每一个环节,大家都有着自己的标准和坚守。
曾翼鹏说,吃合江荔枝要讲究时间顺序:7月中下旬吃大红袍、妃子笑、绛纱兰,8月有仙进奉、观音绿、带绿,9月还有马贵荔这位“选手”最终亮相。
如今,在这独具特色的荔枝经济背后,不仅是万名荔农“披星戴月”的付出,也成为无数人舌尖上的一抹乡愁、一份牵挂、一种期盼。
“荔”味美食吃出人间至味
在合江县,荔枝不只是一种水果,更有着深厚的历史、地方美食文化等多种表现形态。
如何“吃透”合江荔枝?不少合江人对此津津乐道,还钻研出一些独特的饮食文化,只为了留住这一人间至味。
例如泡酒,有人将“青梅煮酒”改为“荔枝泡酒”,酒体色泽微黄,酒味丰富绵长、酸甜适宜。
例如荔枝特色菜,有熟悉的饕客,将菜谱脱口而出:“用荔枝来蒸糯米饭,米粒里浸润着荔枝的清香,看似朴实无华,口感却极好。”
用荔枝配红烧肉似乎打通了将其入菜的“任督二脉”——酥烂的五花肉,爽脆的荔枝肉,咸鲜中透着特有的果香,是夏日里把酒言欢的最佳拍档。
而荔枝醪糟汤的酸甜可口,更是饱餐一顿后的温柔收尾。
据合江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7月19日至27日,合江县将持续打造“荔枝+美食”矩阵,在印象合江风情美食街设置了露天美食集市,不仅有荔枝烤鱼、荔枝咕噜肉等30余道创意美食,还有尧坝黄粑、酱油冰淇淋等非遗美食亮相。
如何“玩转”合江荔枝?今年,合江县精心设计了4条路线,让游客探索不一样的荔城。
百年荔枝林探幽线,从真龙镇、荔江镇到凤鸣镇,穿梭成片荔枝林体验采摘乐趣,用味蕾记住北纬28度的盛夏风味;“打酱油”古法探秘线,走进先市酱油、永兴诚五比一,见证古法酱油的匠心传承,亲手参与酱油制作;福宝原始森林康养线,徒步千年桫椤秘境,开启一场治愈身心的天然SPA;文艺CityWalk漫游线,从留灯书屋、半书房到陆贤能美术馆,打卡网红文化地标,在咖啡香与展品间邂逅灵感。
此外,合江县还联动电影《长安的荔枝》,特别策划了“光影品荔”观影福利活动。所有观众可凭票抽奖,领取合江荔枝鲜果礼盒。
线上线下传递“荔”式甜蜜
一颗荔,一座城。近年来,合江县通过品种改良、技术推广等措施,使荔枝产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今年,全县30.6万亩荔枝预计总产量达6万吨,创下历史新高。
产量纪录刷新后,荔枝买卖如何做?如何让6万吨鲜果变成实打实的收益?
堆满荔枝的农家小院,正成为繁忙的分拣“战场”,荔农们蹲坐着麻利地将带枝荔枝修剪装箱。“我们果园今年单是妃子笑的产量就预计有10万斤以上。”新嫄家庭农场的另一位负责人曾浩洋介绍,连日来,农场每天会组织10余位农户采摘荔枝,日均产量保持在4000—5000斤,“往年我们愁卖果,今年愁的是装箱跟不上订单。”
随着“互联网+农业”的深入发展,合江荔枝的销售模式也与时俱进,目前大部分荔农采取的是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模式。线上通过“荔小二”政府电商平台和抖音等社交媒体进行推广,线下则主要面向批发商和消费者开发采摘体验模式。
“荔枝树一年比一年长得好,7月4日我们就召开了荔枝产销对接会,希望能帮助荔农们,让荔枝不愁卖、卖得好。”合江县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赵建翰说。此外,今年还有40余辆货运车覆盖合江各乡镇用于荔枝运输,果农和消费者可以通过小程序、APP、快递小哥微信、村组群等多渠道便捷下单。
作为中国晚熟荔枝之乡,从7月到8月,当一颗又一颗荔枝入口,迸发出来的都是属于合江的甜蜜味道。
股票配资交易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